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德阳市税务局稽查局查处了一起典型的偷税案件。四川仁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设立虚假个体工商户、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虚列工资支出等手段,违规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少缴税款123.35万元,终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21.30万元,相关责任人还被移送公安机关侦查。
这起案件暴露出部分企业为降低税负,不惜铤而走险,采取违法手段逃避纳税义务。那么,该企业具体是如何操作的?税务机关又是如何发现的?企业和纳税人又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呢?
01
违法手段
虚构业务、虚开发票、骗取优惠
1.设立“空壳”个体工商户,虚开发票
仁远医疗的实际控制人尹某利用亲友身份注册4家个体工商户,虚构“策划服务”业务,向公司虚开546万元发票,人为增加成本,降低利润。但实际上,这些个体工商户既无实际经营场所,也未真实提供服务,资金终回流至尹某个人账户。
2.虚列工资支出,进一步虚增成本
该公司正常员工仅4人,却通过挂名亲友的方式虚列222.79万元工资支出,以此减少应纳税所得额,骗取税收优惠。
3.滥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
按照当时政策,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企业所得税税率可降至2.5%。尹某通过虚增成本,将公司利润人为压低至300万元以下,使本应适用25%税率的企业所得税降至2.5%,少缴税款123.35万元。
02
稽查关键
大数据比对、资金流追踪
1.行业异常分析
稽查人员发现,医疗器械行业的成本通常以进货、仓储、物流为主,但仁远医疗的“策划服务费”竟占总成本的45%,明显不合常理,成为案件突破口。
2.工商登记与资金流核查
通过比对个体工商户注册信息,发现其中两家登记电话相同,另一家竟与仁远医疗的联系方式一致。
再追踪资金流向,发现“策划服务费”终回流至尹某个人账户,部分资金直接取现,证明交易虚假。
3.工资数据交叉验
通过社保记录、员工考勤等资料对比,发现公司虚列大量“影子员工”,进一步坐实虚增成本的违法事实。
03
法律后果
补税+罚款+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通过虚假申报、虚列支出等手段少缴税款的,构成偷税,税务机关可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案中,仁远医疗不仅被追缴税款123.35万元,还被处以罚款,合计221.30万元。同时,由于涉嫌虚开发票,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04
警示与建议
合法经营,远离税收违法风险
1.企业应合规享受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政策旨在扶持真正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而非通过虚假手段骗取。企业应确保业务真实、财务规范,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2.警惕虚开发票风险
虚开发票(包括为自己、为他人或介绍他人虚开)均属违法,轻则行政处罚,重则构成犯罪。企业应严格审核交易真实性,避免接受不合规发票。
3.税务机关监管手段升级
随着金税四期推进,税务稽查已进入“以数治税”时代,企业的资金流、发票流、业务流均能被精准分析,任何异常交易都难逃监管。
4.纳税人应提高税法遵从度
企业应加强财税管理,定期开展税务健康检查,确保账务真实合规。如对政策理解存在疑问,可咨询税务机关或专业机构,避免因无知违法。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