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普法专栏

洛太普法|未约定竞业限 制补偿金,用人单位仍应依法支付

发布时间:2025-02-18 浏览量:5

洛太普法|未约定竞业限 制补偿金,用人单位仍应依法支付

  在商业活动中,竞业限 制协议是用人单位保护自身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不过,当协议里未约定竞业限 制补偿金时,许多用人单位就会心存侥幸,认为无需支付这笔费用。但实际上,法律明确规定,即便未约定,用人单位仍有依法支付的责任。

  从法律的制定目的和相关条文来看,竞业限 制补偿金的意义非凡。劳动者在竞业限 制期间,就业选择会受到极大限 制,不能随意进入同行业竞争企业工作。这无疑给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经济收入带来影响。法律为了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明确规定劳动者履行竞业限 制义务后,理应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竞业限 制的经济补偿标准,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未明确约定的,根据《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 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 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较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较低工资标准支付。上述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平衡保护,确保劳动者在牺牲部分就业自由的同时,基本生活和职业发展不受过度影响。

  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员工张某与所在公司签订的竞业限 制协议里,对补偿金只字未提。张某离职后,严格按照协议要求,没有入职竞争企业。公司也未支付任何补偿。张某在申请劳动仲裁未获支持后,又通过诉讼程序要求公司支付竞业限 制补偿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判决公司需支付张某竞业限 制补偿金。这一案例清楚地表明,协议中未约定补偿金,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逃避支付义务。

  律师提醒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依法支付竞业限 制补偿金是一举多得的事。一方面,这是遵守法律规定,避免因违法而面临高额赔偿和法律制裁;另一方面,按时支付补偿金能让员工更愿意遵守竞业限 制约定,从而有效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和竞争优势。要是用人单位为了节省补偿金而不支付,一旦引发纠纷,不仅要支付补偿金,还可能导致商业秘密泄露,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从劳动者角度而言,若签订了竞业限 制协议,即便协议中没有约定补偿金,在履行竞业限 制义务的同时,也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合理补偿。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要忍气吞声,要积极利用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为避免日后纠纷,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竞业限 制协议时,务必审慎对待,明确约定补偿金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关键条款。在未约定竞业限 制补偿金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依法支付是不可逃避的责任。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保自身行为合法合规,共同营造公平有序的职场环境。

  本文作者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