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普法专栏

洛太普法|消费者食品标识维权指南

发布时间:2025-04-29 浏览量:0

洛太普法|消费者食品标识维权指南

  01

  食品标识的法定内容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食品标识是指在预包装食品标签、说明书和散装食品容器、外包装上,向消费者展示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相关信息的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必须包含以下信息:

  1.食品名称(需反映真实属性,不含误导性词汇)。

  2.配料表(按添加量降序排列,含过敏原提示)。

  3.净含量与规格(如“500克”)。

  4.生产日期、保质期(不可篡改或模糊)。

  5.生产许可证编号(如“SC”开头的编号)。

  6.生产厂商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

  7.营养成分表(强制标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

  8.储存条件(如“常温避光保存”)。

  9.产品标准代号(如GB/T 18186为酱油国标)。

  10.特殊标识(如“有机食品”“无糖”“低脂”需符合认证标准)。

  核心要求:食品标签必须真实、清晰,不得含有虚假、夸大或误导性内容(如虚假功效宣称)。必须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生产者信息等法定内容。禁止标注“预防/治疗疾病”等医疗宣称(如“降血糖”“抗癌”)。特殊食品:保健食品需标注“蓝帽子”标志及“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警示语。

640_from=appmsg&randomid=fyv0pu43&tp=webp&wxfrom=5&wx_lazy=1

  02

  食品标识维权的具体场景

  1.发现过期或篡改日期的食品

  操作:检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否清晰、无涂改。若购买到过期食品:

  保留证据:拍照、保留购物小票。

  维权途径:要求商家退换,或向市场监管部门(12315)投诉,可主张10倍赔偿(不足1000元按1000元计算)。

  2.配料表与实际成分不符

  案例:标注“无蔗糖”但含果葡糖浆,或未标注过敏原(如花生)。

  维权依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标签虚假可索赔,较高可要求损失3倍赔偿。

  操作:送检食品并对比标签,向消协或法院起诉。

  3.虚假宣传或夸大功能

  识别:如普通食品宣传“降血压”“抗癌”等疗效(仅保健食品可声称特定功能)。

  维权: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商家可能面临罚款并赔偿消费者。

  4.进口食品无中文标签

  法规:进口食品必须贴中文标签,注明原产国、境内代理商信息。

  处理:购买无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可要求退货,并向海关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5.营养成分表造假

  示例:标注“低脂”但脂肪含量超标,或“高钙”未达标准。

  维权:保留包装送检,若检测结果不符,可要求商家赔偿并下架产品。

640_from=appmsg&randomid=ldy1462l&tp=webp&wxfrom=5&wx_lazy=1

  03

  维权步骤指南

  1.保存证据:拍照或录像记录问题食品及标识。保留购物小票、支付记录、问题食品实物。

  2.与商家协商:直接要求退换或赔偿(法律支持“退一赔十”)。

  3.投诉举报:拨打12315、1234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在线提交证据。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可联系当地食药监部门。

  4.法律诉讼: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起诉,主张赔偿(需提供证据链)。

  04

  特殊注意事项

  有机/绿色食品:检查是否有认证标志(如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识),并通过认证机构官网核验真伪。

  临期食品:商家需明确提示“临期”,若未提示且已过期,可索赔。

  分装食品:标签需注明分装企业信息及分装日期,否则视为违规。

  通过以上方法,消费者可有效利用食品标识保护自身健康与合法权益,同时推动市场规范。遇到问题时,及时行动并善用法律工具是关键。

  本文作者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randomid=g1v7b74j&tp=webp&wxfrom=5&wx_lazy=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